俗話說:三分木工,七分漆工。好的木工制作配以好的油漆涂飾,可以說是錦上添花;而差點的木作遇上好的油漆修飾,可謂是雪中送炭;如果不好的木工再配以差的油漆工,那無疑于是雪上加霜。
人人都知道油漆在整個工程中的重要性,但總體來說:各裝飾公司的項目,在油漆施工這一塊都存在不少問題。
中、高檔裝飾中,木作量較大。工業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越發追求天然木材所透露出來的那種回歸自然的美,這就引發業主對油漆工藝有更高的要求。筆者就木作油漆的顏色介紹工藝作法,共同探討經驗。
本色:多數裝飾公司就是在木飾表面刷上幾遍透明漆,原來是什么顏色,就是什么顏色。多數業主對這種施工是不滿意的。成品飾面板之間有色差,飾面板與線條之間也有色差。正確的作法是:將這些色差都調整過來,使完工后的工件顏色統一,此工藝稱為“拼色”。
上色:多數裝飾公司為滿足業主對木作的顏色要求,在飾面板的選用上頗費心思,人們現在普遍喜好深色木材。但是,顏色深沉的木材,價格較高,如透露黑紅色的鐵桃木,深栗色的紅木,泛綠的巴西神木等。人們喜好這些木材的顏色,但無法承擔其造價,倘若真的采用這些木材,這些木材也是有色差的,對顏色還得進行調整。
其實,用上色的方法,可以滿足多數業主對顏色的要求。如選用價格不高的水曲柳、白橡等飾面板,然后將其顏色改變成紅木色的,施工得當,足以亂真。可以想象,人們呆在由“紅木”裝飾起來的房間里,那是什么感覺!
上面提到的“上色”工藝,有好幾種辦法。但各有缺點:水色、酒色、噴色精(漿),用這三種辦法可以改變顏色,多數情況下,顏色變了,但木紋也模糊了。這三種辦法,對于同一施工面上的木材色差的調整,也無能為力。
無論是“上色”,還是“拼色”,難點在:既改變木材的顏色,又使木紋清晰地透露。
油色:是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而且它能夠“拼色”。具體工藝作法如下:
1.材料的選用:A.在目前所有的化學油漆中,硝基漆是唯一的固化成膜后可以由相應的稀料(X-01稀釋劑,又稱天那水、俗名香蕉水)溶解還原的品種,利用它的這一特點,可實現“漆夾色”的工藝。B.油種,這是一種可以隨意調配顏色的油溶性顏料。
2.作法說明:
一、在原木表面涂刷第一遍硝基漆,使微小的木纖維豎立,干燥后填補膩子,由于已經刷漆,有效的消除膩子疤痕,打磨;
二、涂刷第二遍硝基漆,功能:封閉部分開放的木纖維孔,使漆膜平滑,有利于油色的均勻分布。
三、調配油種:使顏色達到設計與業主的要求,根據三元色原理,可以調配出任意的顏色。用回絲(棉紗頭)擦涂。
通過上面的操作,清晰透露木紋的顏色就套上去了。由于采用擦涂法施工,充分將顏料擦入鬃眼(也稱木纖維孔),使木紋比沒有上色時更富有層次感。比如在水曲柳上面套紅木色,做出來的效果是:整體顏色是紅木色,鬃眼是黑色的,木紋更漂亮,足以與真紅木相媲美。
上色完成后,利用硝基漆的可逆轉性,將硝基漆用噴涂法封閉油色,此時不可用刷涂法,因刷涂會將油色拖動。
完成封閉工序,進行拼色。大面積上色時,是均勻地對整個工件進行上色,如采用水曲柳,那么水曲柳實木線條與水曲柳飾面板之間,飾面板與飾面板之間,也是有色差的,這種色差在上色后,依然存在。
拼色時:依工件上的實際色差,隨時用回絲沾取原色并加入需要調整的色素,在拼色部分進行擦涂,然后用硝基漆封閉。
再進入修色工序:木工在制作過程中留下的釘眼、飾面板破損、污染部分,用毛筆進行修飾。至此,一個顏色統一均勻,充分顯示木紋的變色工藝完成。
其實,在木器油漆施工中,將油漆面作得象進口家具一樣的平滑、豐滿、光潔,那只是一個多用工用料的問題,一般都能作到。關鍵是如何將顏色改變又清晰顯示木紋,這其中最難部分是:如何將有色差的部分進行有效的調節。
調節完顏色后,可以用硝基漆一直做到完工。它的優勢在于:在多工種同時施工、灰塵滿天飛的的工地上,如果造價允許,采用“擦棉球”的工藝,也可以作得象鋼琴面的油漆一樣,這是它的快干性與可逆性決定的,其它油漆不具備這個優點。
也可以用目前流行的聚脂漆在上完色后進行后序施工。但這里要注意一個問題:聚脂漆稀料的溶解力比較強,在硝基漆上面直接涂聚脂漆很容易將硝基漆“咬”成桔皮狀。 解決辦法是:在涂第一遍聚脂漆時,不用聚脂漆原配的稀料,選擇一種既可以溶解聚脂漆,又不會溶解硝基漆的有機溶劑來代替。這樣處理后,在涂第二遍聚脂漆時就不會“咬底”,干燥的第一遍聚脂漆可以阻止上面的強溶劑向硝基漆滲透。
筆者簡介:一名21年的油漆工,如果哪位朋友有更好的方法,歡迎共同探討,此篇權當拋磚引玉。E-mail:yrj107@163.com,電話:1397912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