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國日報網房產頻道強勢推出《海花訪談》欄目,本欄目為房地產權威人物訪談,匯聚地產大咖思想,引領行業發展,共同打造一個國內最專業、最權威的地產原創網絡訪談品牌。
本期《海花訪談》主題為“文創科教產業園興起 助力房地產轉型升級”。當前,我國經濟處在大變革和深度結構調整期,也是房地產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些曾讓人激動和興奮的房地產大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到了思變的時候:如何提升行業勞動力和企業價值?如何培養房地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讓城市的生活更多品味與格調?如何延續過去的輝煌……房地產轉型。美好的明天,需要政府、企業等各方力量的加入,共同助力發展。
此時,房地產大佬們紛紛把焦點投向文創教育產業園區。文創產業是一種生活氛圍的營造,與市民充分互動,成為孕育文化與創造力的溫床。那么,結合當前共享經濟、眾籌模式,文創產業是否對新一輪房地產轉型、與商業地產投資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呢?
本期采訪的嘉賓為弘高創意董事長何寧,現任弘高創意董事長、北京市青聯委員、昌平區政協委員、環球華商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投融資服務委員會常務副主席、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副會長、北京設計學會副會長、中華炎黃何氏宗親會總會長。
訪談主持人吳海花,現任中國日報中文網房產、家居頻道總負責人,從事房地產行業10余年,創辦中國地產、家居知名論壇頒獎典禮“中國地產華表獎”,在企業間資本對接、資金引進、高端產品頂層設計有獨到見解,是業界資深媒體人。先后在新華社、新京報、騰訊藍房網等媒體任職、對房產市場有獨到見解,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新形勢下新媒體領頭人及前行者。
【采訪實錄】
主持人:作為弘高的領航者,多年來您為弘高設計了怎樣的航行路線?在您看來,弘高之所以能在大浪淘沙中站穩腳跟,有哪些區別于同行業的、獨特的企業發展模式?
何寧:為了帶領弘高走的更遠,多年來我一直思考并實踐著如下五件事:企業價值觀和愿景融入企業思維和行為;商業模式的設計;戰略的落地;資本運作;股權激勵。
按照企業生存法則,解決生存問題本應是第一要務,而我們卻背道而馳,將“企業價值觀和愿景融入企業思維和行為”作為重中之重,它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亦是企業得以揚帆遠航的助推力。20多年來,在建筑設計裝飾行業大浪淘沙中,我們的航船遇到過挫折,經歷過暴風雨,指引我們準確航線的便是我們獨有的企業價值觀和愿景。它已經融入我們的骨髓,成為我們的信念,成為我們前行的燈塔。
商業模式的設計是基于企業價值觀與理念出發的實際操作版本。弘高有自己獨特的三大商業模式——生態型的產業鏈模式、創新型的金融資本模式、落地型的設計產業園模式。
當下,中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的重要轉折時期,過去粗放發展正在向精細化、效率化轉變。以建設行業為例,設計裝飾過程中浪費嚴重,設計反復修改,施工不順暢,客戶對最終效果不滿意導致幾萬平米的樓僅拆改就浪費2-3千萬,工期超期一倍、洽商量增量達50%,本來1億可以完成的工作,最后2億也沒有完成。這正是甲方客戶的痛點所在。
正如此,弘高當下與未來將立足設計,進行大建設行業的整合,從規劃設計階段入手,整合設計、裝飾、材料商、設備商團隊,疊加正向服務能力,建立生態圈,通過優化的設計流程協同服務,大大提高了效率,為客戶、為整個行業提供增值服務。
弘高的商業模式為客戶節省投資和時間,有效控制成本,縮短工期,很少洽商,實現客戶利益最大化。由此,弘高設計取得良性循環發展,贏得更多的市場占有率,得以成功上市。
弘高上市后面臨四方面的新任務:1、借助上市平臺的資本優勢,疊加正向服務能力,建立生態圈,協同輸出服務,為客戶、為整個行業提供增值服務,進行全產業鏈的整合;2、通過上市平臺大量融資,集聚金融資本;3、借助金融資本大舉并購,對全產業鏈的優質企業進行并購、控股或采取戰略合作等形式參與,對優質客戶的資金短缺進行金融資本的資金支持,從而產生金融資本效應,打造創新的金融資本模式;4、升級版設計創業產業園區,通過重資產型和輕資產型模式的匹配,以互聯網思維搭建利眾平臺,打造綜合載體:設計創新產業園,同時在三、四線城市匹配工業園區。
主持人:弘高由一個傳統的裝飾公司發展至今不斷地成長壯大,并實現了上市。請問,弘高上市的初衷是什么?您怎樣看待弘高上市這一戰略的?
何寧:資本對于企業,就像血液之于人。進入資本時代,企業競爭的游戲規則變了,引入外部投資加快發展,是這個時代的主要特征。
房西苑在《資本游戲》中將企業的競爭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是技術層面的競爭,贏得是時間上的領先;第二個是市場層面的競爭,贏得是戰略上的主動,可將別人獲得的時間、空間優勢盡收囊中。第三個就是資本的競爭,現代企業公司沒有資本運作的想法一定是過時的。
當投資公司手握重金站在建設行業的大門外尋找機會,大門內的我們該如何?弘高的答案是四個字——攜手共贏。
早在2010年,我們就開始嘗試資本運作,2010年弘高確立了上市的戰略導向,小試牛刀引入了風險較小的資本投資,在2010年下半年,5個具備IPO資格的顧問團隊進駐公司全面指導弘高的上市準備工作。他們是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證券公司,財務顧問,管理顧問。2011年我們又引進2億風險投資,與此同時,痛下決心按照上市要求調整財務口徑。我們在2012年完成全公司大范圍的股權激勵機制,以控股公司的注冊資本請員工入股,而非以風險投資作為基數。如此大大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也為企業上市奠定了基礎。
2014年,公司成功上市,成為“中國大建設行業設計概念第一股”。弘高的上市可謂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上市是動力更是壓力,上市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品牌競爭力得以增強,但來自股民和投資機構的諸多期待,同時賦予弘高更多的社會責任,給我們更大的壓力。
主持人:據悉,弘高規劃設計的產業示范園區正在進行產業整合,招募上下游產業落戶。請介紹一下產業園的發展思路及規劃設想。
何寧:弘高在發展壯大的同時謀求多元化發展。一個中國設計產業示范園區將在望京中關村電子西區落地,這里將是世界上第一座專為設計師設計的智能辦公園區。
我們聘請世界頂級的設計師主持、參與設計,同時進行上下游產業鏈整合,通過高科技、新能源、信息化打造人文化、智能化、國際化、藝術氣質的產業園區,使園區成為設計咨詢智能服務平臺、設備產品研發交易平臺、藝術產品展示交易平臺、教育平臺以及企業生態鏈管理平臺。
設計產業園區將邀請10-20名獲普利茲克建筑獎且在中國有業績的世界級設計大師入園并免費提供辦公場所,由他們提供品牌我們輔助運營管理。帶動產品商、設備商、工程商入園,產生聚集效應。
園區內35%的空間將作為空間藝術產品展示銷售區,藝術氣質獨有呈現,以帶來參觀客戶 及大量優質企業入駐。
園區自身將體現綠色建筑、節能減排,同時做為新型材料、設備的釋放地,成為樣板集群,有觀瞻性、引領性和示范效應。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投資客戶參觀的樣板園區,帶來海量潛在客戶。
引進設備服務商和產品服務商的研發中心與銷售中心在園區注冊,實現產業鏈上中下游的生態集聚效應,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與人文聚合效應。
對于設計園區和工業園區的入駐企業在有效評估后進行金融服務和流動資金支持,同時對于兩個園區的客戶也可以提供資本扶持。
弘高的未來將在這里繪就藍圖,未來的弘高產業園,將形成以城市規劃及建筑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智慧園區設計等幾個重點領域的產業發展和產業聚集高端平臺,為城市園區的智慧生態發展提供示范樣板。
來源:中國日報網